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
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会30日在广东东莞举行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、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总指挥王生表示,二期工程建成后,装置研究能力、实验精度、实验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,能够为探索科学前沿,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利器。
中国散裂中子源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“超级显微镜”,自2018年完成国家验收、投入运行以来,注册用户已超过6000人,用户实验课题已完成1500余项,涵盖能源、物理、材料、工程等多个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,在航空航天关键部件应力检测、锂离子电池、太阳能电池结构、稀土磁性、新型高温超导、功能薄膜、高强合金、芯片单粒子效应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。
据介绍,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主要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,建成后中子谱仪数量将增加到20台,并新增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;同时,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将从一期的100千瓦设计指标提高到500千瓦。二期工程建设周期预计5年9个月。建成后,装置在同等时间内能产生更多中子,不仅能有效缩短实验时间,还能满足科学研究对更高实验分辨率、更小样品、更快动态过程的需求。
“中国散裂中子源每年供束时间最长超过5200个小时,装置运行效率最高超过97%,均达到世界同类装置最好水平,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平台。”王生说,二期工程已在关键技术预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,国内首台高功率高梯度磁合金加载腔已正式投入运行,P波段大功率速调管顺利通过验收;中子探测器、中子导管、中子极化器的研制也取得突破,为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的成功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。
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中国散裂中子源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科技支撑。二期工程建成后,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原始创新能力,并与其他大科学装置形成集群优势,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贡献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回升新基金密集成立
近期,北交所股票活跃度显著提升,单日成交金额连续多个交易日超20...
lifeme魅蓝Blus2S无线耳机官宣全新豆青
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!,魅蓝科技官方微博表示,l...
新华联文旅拟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
:5月25日,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,该公司计...
90后清华副教授王笑楠:当你找到了能研究五十年的
演讲中的王笑楠图源:时代财经蓬松的披肩长发、星星状耳坠、合体的黑...
科技股“零日到期期权”将至美股周五将迎来期权抢购
智通财经APP注意到,随着华尔街最热门的两种趋势发生碰撞,全球最...
网易2023Q1营收250亿元,将加大AIGC投
5月25日,网易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。财报显示,网易一季...